假理性的思考陷阱
2021 Apr 12 閱讀塗鴉實驗室
常聽人說:「人之所以和動物不一樣,是因為我們擁有理性。」聽起來挺有自豪感,但:「我們真如同自己所想的這麼理性嗎?」
相較於掌鏡人,我向來挺信「人類生物本能影響做人處世」這一套,怎麼說呢?常看我文章的朋友應該有印象,《影響力》一書提到人類社會有著「互惠」、「社會認同」等原理,但這些原理源自哪裡?
《人類大歷史》提到的智人繁衍至今,是因為「資訊傳遞」、「互助合作」的種族特性(我自己覺得還有一個是「排除異己」),假設真的有造物主,那這些特性就是被埋在我們體內最深層的程式碼,配合上各種外來刺激,程式碼交錯運算後形成了各式各樣的延伸行為。
比如說我們會被周遭人的評價所影響,很像被暗示,原本我只知道《影響力》與《人類大歷史》的說法,不清楚生理方面的原因是什麼,剛好前幾天網友的回覆幫我補充了資料,她說:「人很難不被暗示,因為人類擁有鏡像神經元,會從別人建立自己的評價。」(鏡像神經元小科普:這一神經元「鏡像」了其他個體的行為,就如同自己在進行這一行為一樣。)
聽起來有點像是「共感」,雖然有派學者不認同,但這邊先不深究,只是讓我想到一個疑問:
「為何人要有鏡像神經元?」
也許互助合作的程式碼就是解答,如果人沒有鏡像神經元、沒有共感、不需要社會認同了,那一切就會是「干你屁事」+「干我屁事」,人類是不會合群合作、更不會發展至今的。
也就是說,我們以為源於理性行為的合作/交易、互惠/賄賂、資訊傳遞/八卦等等,都與本身意識、智商邏輯無關,而是和源於身體埋藏的程式碼有關,這內建的程式碼,就是「本能」與「人性」。
這樣看來,人真的理性嗎?答案是:「不完全是」,我們大部分的人還處於「本能」階段,會和動物看起來不一樣、只是因為有「少部分人」用理性帶來的豐功偉業,比如學術研究、風險管理、科技發展等,讓「全體人類」看起來跟動物不一樣而已。
理性來自於獨立思考,是大腦推敲出合理但違反直覺的思考結果
舉個例子:
人們對於轉換職涯跑道感覺害怕,是源於對「人類祖先面對未知威脅」的本能反應,加上這時周遭人力勸阻止,就會下意識地遵循社會認同原理而放棄,若不深掘害怕與放棄的原因,也許還會以為是經過自己理性思考過後的決定,但其實只是依照本能進行的直覺式答案。
但換成理性者轉換職涯跑道,雖然感到焦慮害怕,但會蒐集資訊、思考風險、判斷利弊、減緩衝擊,思考好也確定可承擔了,即便受到周遭人阻止,也不會輕易被影響,這反直覺的思考進程,我認為才叫理性。
要怎麼防止自己落入本能思考?
我建議可以多問自己「為什麼?」,找一個空檔自己坐下來把問題列出來,如:
- 想要換跑道,為什麼?
- 換跑道會害怕,怕什麼?又為什麼怕?
- 怕親友反對?親友為什麼反對?
- 為什麼怕親友反對?反對了會怎麼樣?
- 我還可以再問下去但怕你們不想看
我之所以喜歡《大腦解鎖》這本書,也是因為裡面提到「鍛鍊大腦進行升級」就是反直覺式的作法,畢竟學習總會遇到挫折與痛苦,大腦不變思維者會本能的啟動「逃」機制,而大腦成長思維者則是採用非直覺的思考任務拆解與解方。
前篇關於「為何大腦成長思維未被普遍接納?」的疑問,也許可以再增加一個推論,就是:
大部分人以為自己已善用腦力,但其實只是遵循本能在做事。
「人之所以和動物不一樣,是因為擁有理性。」我認同這句話,前提是我們真的有用理性思考、並付諸行動。
不過也許很多人心裡會想:「理智知道歸知道、但就是無法做到。」甚至感到焦慮,那就是有某部分的本能被啟動而不自知,這邊的本能可以是親友評價引起的鏡像神經元、逃避的惰性之類的,總之會絆住自己不執行,要如何擺脫焦慮開始行動,建議可以看看之前我分享的一篇<原來焦慮的源頭是因為我們「想太少」?>
人類的內建程式碼非常強大,本身有助於整體人類繁衍壯大,但對於個體的細部行為與思維影響卻不一定是正面的,要視情況而定,所以我們擁有理性能力,可以幫助判斷自己走的路是否恰當,最終可讓自己、甚至讓社會更好;人類僅依靠著一小部分的理性就發展如此蓬勃,若所有人都能充分發揮理性能力,社會發展的速度將難以想像。
我認為理性是後天鍛鍊出來的能力,它藏於大腦之中,分離於人性之外,當我們越學習、看得越多,越能覺察自己的狀態是否落入本能,進而擁抱理性的威力,和探究本質一樣,理解自己的狀態、才能知道如何修改與優化,讓自己生活越過越舒心。
雖然不是刻意講書,但還是提到了《影響力》與《人類大歷史》,因為都是極推薦的好書,也讓我獲得了很多知識,並形塑出自己的思考觀點(雖然還有待磨練),喜歡我的文章也請按下愛心讓我知道哦^_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