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丹佛設計學院:把好奇心化為點子的81個創意練習-重現史丹佛設計學院的教學場景{近百個難忘的課堂案例+新潮的指定作業}
原來「創意」跟肌肉一樣,練一練就出來了?
2023 Jul 20 閱讀塗鴉實驗室
(將圖片往左滑可看到更多圖片)
「哇!你念設計?我好羨慕會設計的人哦,你們都好有創意~~」
自從高職唸過設計以後,有時認識新朋友都會聽到類似的感嘆,我也發現不少人認為「設計」離自己很遙遠,但其實如果仔細留意,生活中到處都有設計的痕跡
這裡舉幾個例:
1. 早上起床眼睛張開,你看到的是「居家擺飾設計」(或稱軟裝設計)
2. 在房子裡感受到的是「室內設計」
3. 起身從床舖走到廁所,是室內設計中的「動線設計」
4. 擠出牙膏刷牙,使用到的是「產品設計」
5. 走出家門搭上大眾交通工具,行經的道路是從「都市規劃(也是設計)」而來
6. 進入公司,一間經過精心設計過商業模式的公司
7. 你莫名其妙被同事設計中招(ㄟ
8. 主管評估工作流程是否重新設計
9. 你則開始思索自己的職涯要如何調整規劃───
這些,全部都是「設計」,只要我們留心觀察,便會發現現在的生活基本上是靠各種「設計」所撐起來的,就連自認沒有創意細胞的人,也都在不知不覺間規劃設計著自己的人生藍圖,不是只有從事藝文相關的才叫設計、才有創意
各種「設計」的共通點
大家有沒有發現,上面舉例的各種設計都有一個共通點?
比方說,平面設計在意人們的視覺動線,怎麼排版大家才能很順的看完,顏色要怎樣搭配能讓人們感到舒適,主體要怎麼呈現讓讀者不會漏掉;產品設計部份就以前面牙刷為例,刷毛長短與排列方式、刷柄的弧度等,都要注意盡量貼合使用者的需求;動線設計也是,小吃攤面前大排長龍時,會引導客人的排隊與結帳方向,以免造成顧客與路人左閃右閃的困擾
簡單的說就是「設計」的核心不在於創意,而是在於「對人的觀察與體貼」,只要你能做出符合對象需求的事物或服務,你就是在做「設計」
有些觀察是熱騰騰的、以前沒有發現過的,滿足這方面的需求就叫「創新」,比如帶起社群風潮的FB,而有些觀察亙古不變,比如食與性,但當太多人一起做、顯得不稀奇,就需要另外加入「創意」,讓自己變得比較吸睛
跟著史丹佛設計學院一起練習創意
其實創意就是「你」想不到的東西,廢話齁?但不是啦,意思是我們平時若只落於自己的角度看世界,用同樣角度看當然只能看到一樣的東西,接受到的資訊一樣,輸出的資訊不管再怎麼重新排列都有極限,所以我們只要換個角度就好了,也就是用「別人」的視角
如同書名:《 #史丹佛設計學院─把好奇心化為點子的81個創意練習》,裡面足足給了81個練習,其中一個我覺得有趣的是「跟屁蟲時間」,訂一個你想了解的領域與學習目標,跟著一個與目標相關、也就是你想了解的對象一起行動一整天,他做什麼你就要做什麼(事先要知會),徹底體驗他的生活,並將過程的觀察記錄下來,思考質疑自己原有的想法
另一個則是「專家的眼睛」,和不同領域的專家們走同一條路,你會發現大家注意的點都不一樣,節錄一段書中說的:
「有一次,我和景觀設計師走在附近街區。他指著一棵樹告訴我,要如何看出發生過旱災,還一一點出各種意想不到的力量形塑著地貌,影響著人類。我們兩人都注意到人行道有一條裂縫,但我走過去就算了,他卻有一百件可說的事」
跳脫自己的眼見、多獲取各方不同的思維,我們才能有新的視角重新詮釋舊有事物,也就是「創意」
設計的本質在於「人」
這本《史丹佛設計學院─把好奇心化為點子的81個創意練習》讓我們有幸一窺名校教導創意的方法,雖然我還沒練習裡面的創意點子,但這本讓我理解設計的本質在於「人」,並意識到「設計」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有多大,如果大家都試著從別人的角度看事情、懂得觀察與體貼,我相信這世界會變得更便利、美麗且溫暖,真心認為大家都應該人手一本,推!!
好書推薦:https://lihi3.cc/MnkLS
分享抽書囉~
因為真的很喜歡這本,自己也算是設計背景,所以很好意思的跟出版社凹了一本來做抽獎(感謝大塊文化!)抽書方式如下:
7/25中午前公開分享此篇貼文(開地球嘿),即有機會抽書
7/26於此篇留言公布得獎者,我會同步私訊給得獎者索取寄件資料,若7/27中午前都尚未回覆者,將會讓出資格重抽一次,再請大家留意哦~~
「哇!你念設計?我好羨慕會設計的人哦,你們都好有創意~~」
自從高職唸過設計以後,有時認識新朋友都會聽到類似的感嘆,我也發現不少人認為「設計」離自己很遙遠,但其實如果仔細留意,生活中到處都有設計的痕跡
這裡舉幾個例:
1. 早上起床眼睛張開,你看到的是「居家擺飾設計」(或稱軟裝設計)
2. 在房子裡感受到的是「室內設計」
3. 起身從床舖走到廁所,是室內設計中的「動線設計」
4. 擠出牙膏刷牙,使用到的是「產品設計」
5. 走出家門搭上大眾交通工具,行經的道路是從「都市規劃(也是設計)」而來
6. 進入公司,一間經過精心設計過商業模式的公司
7. 你莫名其妙被同事設計中招(ㄟ
8. 主管評估工作流程是否重新設計
9. 你則開始思索自己的職涯要如何調整規劃───
這些,全部都是「設計」,只要我們留心觀察,便會發現現在的生活基本上是靠各種「設計」所撐起來的,就連自認沒有創意細胞的人,也都在不知不覺間規劃設計著自己的人生藍圖,不是只有從事藝文相關的才叫設計、才有創意
各種「設計」的共通點
大家有沒有發現,上面舉例的各種設計都有一個共通點?
比方說,平面設計在意人們的視覺動線,怎麼排版大家才能很順的看完,顏色要怎樣搭配能讓人們感到舒適,主體要怎麼呈現讓讀者不會漏掉;產品設計部份就以前面牙刷為例,刷毛長短與排列方式、刷柄的弧度等,都要注意盡量貼合使用者的需求;動線設計也是,小吃攤面前大排長龍時,會引導客人的排隊與結帳方向,以免造成顧客與路人左閃右閃的困擾
簡單的說就是「設計」的核心不在於創意,而是在於「對人的觀察與體貼」,只要你能做出符合對象需求的事物或服務,你就是在做「設計」
有些觀察是熱騰騰的、以前沒有發現過的,滿足這方面的需求就叫「創新」,比如帶起社群風潮的FB,而有些觀察亙古不變,比如食與性,但當太多人一起做、顯得不稀奇,就需要另外加入「創意」,讓自己變得比較吸睛
跟著史丹佛設計學院一起練習創意
其實創意就是「你」想不到的東西,廢話齁?但不是啦,意思是我們平時若只落於自己的角度看世界,用同樣角度看當然只能看到一樣的東西,接受到的資訊一樣,輸出的資訊不管再怎麼重新排列都有極限,所以我們只要換個角度就好了,也就是用「別人」的視角
如同書名:《 #史丹佛設計學院─把好奇心化為點子的81個創意練習》,裡面足足給了81個練習,其中一個我覺得有趣的是「跟屁蟲時間」,訂一個你想了解的領域與學習目標,跟著一個與目標相關、也就是你想了解的對象一起行動一整天,他做什麼你就要做什麼(事先要知會),徹底體驗他的生活,並將過程的觀察記錄下來,思考質疑自己原有的想法
另一個則是「專家的眼睛」,和不同領域的專家們走同一條路,你會發現大家注意的點都不一樣,節錄一段書中說的:
「有一次,我和景觀設計師走在附近街區。他指著一棵樹告訴我,要如何看出發生過旱災,還一一點出各種意想不到的力量形塑著地貌,影響著人類。我們兩人都注意到人行道有一條裂縫,但我走過去就算了,他卻有一百件可說的事」
跳脫自己的眼見、多獲取各方不同的思維,我們才能有新的視角重新詮釋舊有事物,也就是「創意」
設計的本質在於「人」
這本《史丹佛設計學院─把好奇心化為點子的81個創意練習》讓我們有幸一窺名校教導創意的方法,雖然我還沒練習裡面的創意點子,但這本讓我理解設計的本質在於「人」,並意識到「設計」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有多大,如果大家都試著從別人的角度看事情、懂得觀察與體貼,我相信這世界會變得更便利、美麗且溫暖,真心認為大家都應該人手一本,推!!
好書推薦:https://lihi3.cc/MnkLS
分享抽書囉~
因為真的很喜歡這本,自己也算是設計背景,所以很好意思的跟出版社凹了一本來做抽獎(感謝大塊文化!)抽書方式如下:
7/25中午前公開分享此篇貼文(開地球嘿),即有機會抽書
7/26於此篇留言公布得獎者,我會同步私訊給得獎者索取寄件資料,若7/27中午前都尚未回覆者,將會讓出資格重抽一次,再請大家留意哦~~
0則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