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界限,才有自由:擺脫內疚與情緒勒索,設立健康的人際邊界
劃出界線才能獲得自由
2023 Sep 14 閱讀塗鴉實驗室
(將圖片往左滑可看到更多圖片)
「你在想什麼?」
每次看到掌鏡人沉思時,我常常這樣問掌鏡人,即便他可能還沒思考完
「沒什麼」掌鏡人有時會這樣回答,有時直接不回答,表面上我追問是想鼓勵他多表達自己,但其實沉默一直是我的罩門,因為摸不清他真正的想法而心慌,所以我很常追問,以平息內心的不安,卻忘了即使是情侶之間,該有的界線也依然要有
其實我知道,如果在思考還沒告一個段落時,一直被追問是件多煩的事,但當下總會想馬上知道他的困擾、卡點,我想看看自己能否幫他解決,就算無法解決也想找些資源給他,彷彿他的煩惱就是我的煩惱一樣,但講白一點這些關我屁事,也許他根本不需要我幫忙啊
當對方沒開口要求幫忙,我們卻一股腦的塞對方好意,那這份好意真的是為了對方嗎?還是只是讓自己好過一點?
這份安慰究竟是為了誰?
自從了解人際界線後,開始懂了有些人空泛的安慰,是為了讓自己逃脫罪惡感而用的,因為從小到大受到的教育都是要幫助有困難的人,不去幫的都是無情的自私鬼,所以在看著眼前的人痛苦,自己無法幫忙解決好像很糟糕,於是趕緊用各種方法想去安慰對方,說些「明天會更好」、「不要想太多」的話,但其實對方很可能只需要一個擁抱與陪伴,其他都是多餘,甚至還否定了他的情緒
你給的不是對方要的,這聽起來很沮喪,明明自己很努力、為何對方不領情呢?我做這麼多為什麼沒人感謝我?(換個角度想,當你拒絕阿嬤狂塞的飯菜時,阿嬤可能也是這麼想的哦)其實啊,這是因為我們的界線沒有畫好的原因
因為沒有界線,所以我們把別人的問題攬在自己身上
因為沒有界限,所以允許別人左右自己的決策與心情
因為沒有界限,所以不管對方的意願就肆意介入
因為沒有界限,所以覺得對方應該要為我的情緒負責
找出沒有界線的原因
曾經我也仔細思考過,為何自己會有這樣的衝動,是為了證明自己對他的價值、不想看他苦惱所以想幫他?還是兩個都有?我挖掘出了很多的過往經驗,主要,還是因為想證明自己的價值感吧
價值感低落,是讓我們主動討好、把界線撤離的原因之一,人類是群居生物,不合群的會被踢群,這在遠古以及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都是危及生命的事,於是只能壓抑自己的情緒與需求,以獲得群體的接納,幼時學習到的求生技巧,就這麼跟著我們長大成人
大家都認同「壓抑自己迎合別人」是不妥當的,可以的話都想要拉好界線,但吊詭的是,當多數人都不懂得把守自己的界線、被侵門踏戶時,少數拉起界線的人就被指為「自私」,或是出現「我都沒拉你界線了你怎麼可以拉我界線」、「你拉我界線就是嫌棄我」的情勒仔
界線該怎麼拉?
首先,我們得先了解自己喪失了哪部分的界線,一步步釐清哪些想法源於童年經驗,覺察並突破自己的限制性信念,比如:「我這輩子就是不長進」、「爸媽是因為我才離婚,我是掃把星」、「沒人會愛我」等等,這些信念會影響戀愛交友、生活、工作中的界線,讓自己過度努力、討好他人以證明自己,在《有界限,才有自由》書中分享許多個案,大家也許能從中多少看到些自己的影子,作者也提供了一個3Qs的方法讓讀者能找出自己為何總會重蹈覆轍
雖然先了解自己是最重要的,但也許是因為我剖析自己已經剖到煩了,對比前面這塊,我更有興趣分享這書後面提到的:第一次拉界線就上手
1. 延後回覆以確定自己是否真的想要
2. 被越界時用非暴力溝通的四步驟語法
3. 拒絕第三方插手轉達,如爸媽、同事、主管、共同好友等
4. 阻止別人主動提忠告
直接告訴對方你只是分享心事,無需給建議或批評,並感激他的同理心
5. 拒絕別人多管閒事
我們沒義務回應別人的打探,比如薪資多少、要不要結婚、假日旅遊計畫等等
6. 轉移對方焦點
面對無禮的提問直接回問:「你知道這個要幹嘛?」
7. 處理假惺惺的真批評
面對被包裝成「實話」的批評,告訴他:「你以為那是實話,但我覺得那是多餘的意見」
8. 利用肢體語言的力量
比如:舉起你的手表示拒絕,笑笑點頭但頭也不回的走,或直接說我在忙
這世界有許多人還不懂得拿捏界線距離,如果我們都能一步步改變,慢慢影響到其他人,就算等不到人人尊重界線的那一天,至少我們的人生也會因重視自己而平靜,讓那些外界的喧囂留在界線之外,這樣我們也才能獲得心靈上的自由(生理上也是)
這本《有界線,才有自由》用字遣詞輕鬆易懂,但搭配的各種檢測與自我評估,探討之深能讓我們窺見藏在內心深處的黑暗(中間也很有外國版《羞辱創傷》的fu),很適合每個失去界線、想要幫自己畫出一個結界的讀友,推薦給大家
好書推薦:https://lihi3.cc/utrQl
「你在想什麼?」
每次看到掌鏡人沉思時,我常常這樣問掌鏡人,即便他可能還沒思考完
「沒什麼」掌鏡人有時會這樣回答,有時直接不回答,表面上我追問是想鼓勵他多表達自己,但其實沉默一直是我的罩門,因為摸不清他真正的想法而心慌,所以我很常追問,以平息內心的不安,卻忘了即使是情侶之間,該有的界線也依然要有
其實我知道,如果在思考還沒告一個段落時,一直被追問是件多煩的事,但當下總會想馬上知道他的困擾、卡點,我想看看自己能否幫他解決,就算無法解決也想找些資源給他,彷彿他的煩惱就是我的煩惱一樣,但講白一點這些關我屁事,也許他根本不需要我幫忙啊
當對方沒開口要求幫忙,我們卻一股腦的塞對方好意,那這份好意真的是為了對方嗎?還是只是讓自己好過一點?
這份安慰究竟是為了誰?
自從了解人際界線後,開始懂了有些人空泛的安慰,是為了讓自己逃脫罪惡感而用的,因為從小到大受到的教育都是要幫助有困難的人,不去幫的都是無情的自私鬼,所以在看著眼前的人痛苦,自己無法幫忙解決好像很糟糕,於是趕緊用各種方法想去安慰對方,說些「明天會更好」、「不要想太多」的話,但其實對方很可能只需要一個擁抱與陪伴,其他都是多餘,甚至還否定了他的情緒
你給的不是對方要的,這聽起來很沮喪,明明自己很努力、為何對方不領情呢?我做這麼多為什麼沒人感謝我?(換個角度想,當你拒絕阿嬤狂塞的飯菜時,阿嬤可能也是這麼想的哦)其實啊,這是因為我們的界線沒有畫好的原因
因為沒有界線,所以我們把別人的問題攬在自己身上
因為沒有界限,所以允許別人左右自己的決策與心情
因為沒有界限,所以不管對方的意願就肆意介入
因為沒有界限,所以覺得對方應該要為我的情緒負責
找出沒有界線的原因
曾經我也仔細思考過,為何自己會有這樣的衝動,是為了證明自己對他的價值、不想看他苦惱所以想幫他?還是兩個都有?我挖掘出了很多的過往經驗,主要,還是因為想證明自己的價值感吧
價值感低落,是讓我們主動討好、把界線撤離的原因之一,人類是群居生物,不合群的會被踢群,這在遠古以及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都是危及生命的事,於是只能壓抑自己的情緒與需求,以獲得群體的接納,幼時學習到的求生技巧,就這麼跟著我們長大成人
大家都認同「壓抑自己迎合別人」是不妥當的,可以的話都想要拉好界線,但吊詭的是,當多數人都不懂得把守自己的界線、被侵門踏戶時,少數拉起界線的人就被指為「自私」,或是出現「我都沒拉你界線了你怎麼可以拉我界線」、「你拉我界線就是嫌棄我」的情勒仔
界線該怎麼拉?
首先,我們得先了解自己喪失了哪部分的界線,一步步釐清哪些想法源於童年經驗,覺察並突破自己的限制性信念,比如:「我這輩子就是不長進」、「爸媽是因為我才離婚,我是掃把星」、「沒人會愛我」等等,這些信念會影響戀愛交友、生活、工作中的界線,讓自己過度努力、討好他人以證明自己,在《有界限,才有自由》書中分享許多個案,大家也許能從中多少看到些自己的影子,作者也提供了一個3Qs的方法讓讀者能找出自己為何總會重蹈覆轍
雖然先了解自己是最重要的,但也許是因為我剖析自己已經剖到煩了,對比前面這塊,我更有興趣分享這書後面提到的:第一次拉界線就上手
1. 延後回覆以確定自己是否真的想要
2. 被越界時用非暴力溝通的四步驟語法
3. 拒絕第三方插手轉達,如爸媽、同事、主管、共同好友等
4. 阻止別人主動提忠告
直接告訴對方你只是分享心事,無需給建議或批評,並感激他的同理心
5. 拒絕別人多管閒事
我們沒義務回應別人的打探,比如薪資多少、要不要結婚、假日旅遊計畫等等
6. 轉移對方焦點
面對無禮的提問直接回問:「你知道這個要幹嘛?」
7. 處理假惺惺的真批評
面對被包裝成「實話」的批評,告訴他:「你以為那是實話,但我覺得那是多餘的意見」
8. 利用肢體語言的力量
比如:舉起你的手表示拒絕,笑笑點頭但頭也不回的走,或直接說我在忙
這世界有許多人還不懂得拿捏界線距離,如果我們都能一步步改變,慢慢影響到其他人,就算等不到人人尊重界線的那一天,至少我們的人生也會因重視自己而平靜,讓那些外界的喧囂留在界線之外,這樣我們也才能獲得心靈上的自由(生理上也是)
這本《有界線,才有自由》用字遣詞輕鬆易懂,但搭配的各種檢測與自我評估,探討之深能讓我們窺見藏在內心深處的黑暗(中間也很有外國版《羞辱創傷》的fu),很適合每個失去界線、想要幫自己畫出一個結界的讀友,推薦給大家
好書推薦:https://lihi3.cc/utrQl
0則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