隱形天賦:成功人士的十種祕密思維
挖掘你的隱性天賦
2023 Nov 16 閱讀塗鴉實驗室
(將圖片往左滑可看到更多圖片)
你認為自己只是個普通人、或者是個無趣的人嗎?
《隱形天賦》作者寶琳娜的老師曾經這麼跟她說:「沒有人骨子裡是無趣的人。他們之所以無趣,是因為你沒有問對問題。」
看了這一段我忽然想到,或許,我們也對自己問錯問題了
如果只是問:「賺了多少錢?」、「在哪裡工作?有什麼成就?」
我想多數人可能都會覺得自己沒什麼好分享的
但如果問的是:「你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?」我想可能就會出現各種五花八門的答案
也許其中一個痛苦,就是發現自己「並沒有想像中的有天賦(特別)」
在家裡很會畫畫的孩子,到學校發現自己原來只算中等,在學校以為自己已經第一名,遇到其他學校才發現自己根本不算什麼
發現原來自己不值一提的時候,彷彿有種地板裂開掉進洞裡的感覺
低調、不被待見的天賦
我想對於天賦,我們部分人對它的定義很狹隘,多半是從社會成就來判斷什麼是天賦,能幫助得到成就的就是天賦、不能的就不是
卻忽略了一些”非典型”的天賦,比方說同理心、說故事的能力、對自己的信念,甚至是面對痛苦時轉換心態的能力
沒有同理心,就無法建立良好的關係
說不出一個好故事,就吸引不了別人的目光,不管那是追求對象還是客戶
不相信自己,就無法堅定的朝自己目標邁進
面對痛苦無法轉換,就無法再成功以前一再嘗試下去
沒社會成就的人說這件事,可能被當成魯蛇在安慰自己而不被重視,然而越來越多商業大佬們強調這些事,雖然是好事,但可惜被一些人歸類於這是「成功學」的一部分
不過《隱形天賦》讓我意識到,這不是成功學,這是挖掘我們可能本來就有、卻從未被自己重視的天賦
雖然書裡沒有明確指出什麼原因讓這些非典型天賦被忽視,但看完後,我認為其中一章講的獨立思考已經帶出答案
你的想法不一定是你的想法
原生家庭與教育之所以重要,就是因為想要形塑下一代的思考方式
然而有些人卻未曾想過自己的思考模式,究竟是自己的、還是上一代灌輸給他的?這個思考方式是自己想要的嗎?
如果未曾意識到哪些想法是自己的、哪些是被社會或親友影響的,又怎麼能清楚知道「我是誰?我想要怎麼樣的生活?」
甚至也不知道自己有多獨特,因為「大家」會說不要特立獨行
久而久之,我們相信自己只是個不起眼的普通人,並受制於他人的眼光追逐所謂的成就,自然也就跟著他人忽視那些非典型的天賦
說實話,我是搬離家裡、搬離前任家後,接觸閱讀才開始真正自己在思考:「我想要什麼?我想做什麼?」
也許思考過後會發現,你要的從來就不是世俗眼中的成功
找到自己要的成功,也是一種天賦?
我閱讀時一度覺得很疑惑,為什麼撕掉他人給的標籤、獨立思考、打造社群等等,會被列在講有關天賦的書籍裡
一直到看完後才理解作者想傳達的,其實就是「了解自己、相信自己、超越自己,並與他人打造良好連結」
透過獨立思考,找到自己所定義的成功,擁抱失敗、發揮創意,不去在意外界給我們的標籤,懂的如何面對(甚至享受)痛苦,堅定不移的朝夢想邁進,過程中難免遇到沒人能理解的孤獨,尋覓族人建立社群會是個好方法
老生常談,對吧?
可令我感嘆的是,雖然老觀念了,我們卻常常需要被換個方式提醒
原來我們不是沒有天賦,而是忘了「誠實面對自己想望」也是一種天賦,雖然對我來說,這些書中的「天賦」可能稱為「特質」會比較貼切
但如果換了個詞就能讓自己感到更受肯定,何樂而不為呢?
我很喜歡《隱形天賦》,它雖然沒有明確寫出這句話,卻依然用各種故事傳遞出令我感到熱血的氛圍:
「I am who I am.」
哇塞真的是一度感到熱血澎湃
從他人經驗借鏡,挖掘自己的獨特
書裡收錄許多各行業人士的故事,一不小心會覺得自己在看美國眾生相的文字版,作者透過故事帶我們觀察創意怎麼萌生、如何脫離受害者心態、如何訴說故事、人們怎麼釐清思緒、維繫關係的秘密、以及如何發現自己的隱形天賦
最後想分享一下,在我寫這篇之前恰好看過幾篇書評,發現我們看的面向似乎不太一樣,挺有趣的
也因每個人感觸不同、關注重點不同,我更推薦大家一定要自己閱讀這本書,你會因為自己的經驗知識,碰撞出與這篇不一樣的收穫
而光是發現你我的關注點不同,就讓我泛起微笑,看哪,我們都是如此不同的存在呢;)
一起挖掘自己的隱性天賦,好書推薦:https://lihi.cc/jk30p
10.27-12.10|博客來天下文化全書系單本79折,兩書75折
----
分享幾句觸動我的話給大家:
p.178 更重要的問題來了:「我的觀點是什麼?」、「為什麼我要接受社會對成功的看法?」、以及「我到底相信什麼?」
P.217 村上春樹:「如果你只讀別人都在讀的書,你也只能想到每個人都能想到的事」(被狠狠刺中,嗚嗚)
P.231 最後,納干諾和所有成功人士一樣:他們賭自己一把
(書中我最喜歡納干諾的故事,他真的很相信自己,看到「賭自己一把」時也感到一陣顫慄)
-----
歡迎訂閱電子報,我會打包一周好文給大家
更分享自己這三年來白話圖解知識的know how
一周一封信,別讓演算法來搗亂~~
訂閱連結放留言處
你認為自己只是個普通人、或者是個無趣的人嗎?
《隱形天賦》作者寶琳娜的老師曾經這麼跟她說:「沒有人骨子裡是無趣的人。他們之所以無趣,是因為你沒有問對問題。」
看了這一段我忽然想到,或許,我們也對自己問錯問題了
如果只是問:「賺了多少錢?」、「在哪裡工作?有什麼成就?」
我想多數人可能都會覺得自己沒什麼好分享的
但如果問的是:「你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?」我想可能就會出現各種五花八門的答案
也許其中一個痛苦,就是發現自己「並沒有想像中的有天賦(特別)」
在家裡很會畫畫的孩子,到學校發現自己原來只算中等,在學校以為自己已經第一名,遇到其他學校才發現自己根本不算什麼
發現原來自己不值一提的時候,彷彿有種地板裂開掉進洞裡的感覺
低調、不被待見的天賦
我想對於天賦,我們部分人對它的定義很狹隘,多半是從社會成就來判斷什麼是天賦,能幫助得到成就的就是天賦、不能的就不是
卻忽略了一些”非典型”的天賦,比方說同理心、說故事的能力、對自己的信念,甚至是面對痛苦時轉換心態的能力
沒有同理心,就無法建立良好的關係
說不出一個好故事,就吸引不了別人的目光,不管那是追求對象還是客戶
不相信自己,就無法堅定的朝自己目標邁進
面對痛苦無法轉換,就無法再成功以前一再嘗試下去
沒社會成就的人說這件事,可能被當成魯蛇在安慰自己而不被重視,然而越來越多商業大佬們強調這些事,雖然是好事,但可惜被一些人歸類於這是「成功學」的一部分
不過《隱形天賦》讓我意識到,這不是成功學,這是挖掘我們可能本來就有、卻從未被自己重視的天賦
雖然書裡沒有明確指出什麼原因讓這些非典型天賦被忽視,但看完後,我認為其中一章講的獨立思考已經帶出答案
你的想法不一定是你的想法
原生家庭與教育之所以重要,就是因為想要形塑下一代的思考方式
然而有些人卻未曾想過自己的思考模式,究竟是自己的、還是上一代灌輸給他的?這個思考方式是自己想要的嗎?
如果未曾意識到哪些想法是自己的、哪些是被社會或親友影響的,又怎麼能清楚知道「我是誰?我想要怎麼樣的生活?」
甚至也不知道自己有多獨特,因為「大家」會說不要特立獨行
久而久之,我們相信自己只是個不起眼的普通人,並受制於他人的眼光追逐所謂的成就,自然也就跟著他人忽視那些非典型的天賦
說實話,我是搬離家裡、搬離前任家後,接觸閱讀才開始真正自己在思考:「我想要什麼?我想做什麼?」
也許思考過後會發現,你要的從來就不是世俗眼中的成功
找到自己要的成功,也是一種天賦?
我閱讀時一度覺得很疑惑,為什麼撕掉他人給的標籤、獨立思考、打造社群等等,會被列在講有關天賦的書籍裡
一直到看完後才理解作者想傳達的,其實就是「了解自己、相信自己、超越自己,並與他人打造良好連結」
透過獨立思考,找到自己所定義的成功,擁抱失敗、發揮創意,不去在意外界給我們的標籤,懂的如何面對(甚至享受)痛苦,堅定不移的朝夢想邁進,過程中難免遇到沒人能理解的孤獨,尋覓族人建立社群會是個好方法
老生常談,對吧?
可令我感嘆的是,雖然老觀念了,我們卻常常需要被換個方式提醒
原來我們不是沒有天賦,而是忘了「誠實面對自己想望」也是一種天賦,雖然對我來說,這些書中的「天賦」可能稱為「特質」會比較貼切
但如果換了個詞就能讓自己感到更受肯定,何樂而不為呢?
我很喜歡《隱形天賦》,它雖然沒有明確寫出這句話,卻依然用各種故事傳遞出令我感到熱血的氛圍:
「I am who I am.」
哇塞真的是一度感到熱血澎湃
從他人經驗借鏡,挖掘自己的獨特
書裡收錄許多各行業人士的故事,一不小心會覺得自己在看美國眾生相的文字版,作者透過故事帶我們觀察創意怎麼萌生、如何脫離受害者心態、如何訴說故事、人們怎麼釐清思緒、維繫關係的秘密、以及如何發現自己的隱形天賦
最後想分享一下,在我寫這篇之前恰好看過幾篇書評,發現我們看的面向似乎不太一樣,挺有趣的
也因每個人感觸不同、關注重點不同,我更推薦大家一定要自己閱讀這本書,你會因為自己的經驗知識,碰撞出與這篇不一樣的收穫
而光是發現你我的關注點不同,就讓我泛起微笑,看哪,我們都是如此不同的存在呢;)
一起挖掘自己的隱性天賦,好書推薦:https://lihi.cc/jk30p
10.27-12.10|博客來天下文化全書系單本79折,兩書75折
----
分享幾句觸動我的話給大家:
p.178 更重要的問題來了:「我的觀點是什麼?」、「為什麼我要接受社會對成功的看法?」、以及「我到底相信什麼?」
P.217 村上春樹:「如果你只讀別人都在讀的書,你也只能想到每個人都能想到的事」(被狠狠刺中,嗚嗚)
P.231 最後,納干諾和所有成功人士一樣:他們賭自己一把
(書中我最喜歡納干諾的故事,他真的很相信自己,看到「賭自己一把」時也感到一陣顫慄)
-----
歡迎訂閱電子報,我會打包一周好文給大家
更分享自己這三年來白話圖解知識的know how
一周一封信,別讓演算法來搗亂~~
訂閱連結放留言處
0則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