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際斷捨離
人際關係好難?也許我們該進行人際斷捨離
2024 Jul 04 閱讀塗鴉實驗室
(將圖片往左滑可看到更多圖片)
如果東西太多太雜亂,我們會想斷捨離,但你知道人際關係太雜亂,也是可以斷捨離的嗎?
有些人因為討好型人格、怕衝突、怕被說閒話、怕被排擠等等原因,即使面對不舒服的人際關係,也不敢斷然說「NO」,可是這樣的勉強終究有一天會讓自己的心承受不住
這幾年我有個體悟,人生都是有選擇的,只是端看你想不想承受選擇後的結果,比方離婚、比方分手,有些人總說自己沒得選擇,但其實總有得選,只是從沒考慮過那個選項,若旁人跟他提,他也許還會揮揮手說:「怎麼可能啦」
評估後果決定不選該選項、跟一剛開始就覺得不可能而沒納入選項,是天差地遠的事,一個是理性分析,一個只是單純憑感覺去限制自己
不同的人際圈,導引到不同的未來
選擇人生方向是如此,人際關係也是如此,甚至可以延伸說,你選擇的人際關係,大概率會影響你的人生方向,比方說:
A的生活圈充斥著腥羶色、八卦、追劇,朋友出來聚會各個抱怨工作難做、老闆機車,哪個妹子好拜金、哪個男人好糟糕,彼此會問的問題可能是:「誰好討厭,我該怎麼辦?」
B的生活圈充斥著進修、閱讀、產業動態,朋友出來聚會分享近期成長與新發現,交流工作遇到哪些難題、討論應對解決之道,彼此會問的問題是:「你的夢想是什麼?你做了什麼事情要讓夢想實現?」
光從這些敘述,大概就能看出來A與B的人生方向大不同,人際關係會形塑我們的環境、左右我們關心的重點,不僅長久來看會影響人生方向,甚至會影響我們對自己的看法,傳遞正能量的朋友讓你感到努力的自己很棒,傳遞負能量的朋友讓你覺得不如努力登出世界
因此為自己留下優質的、舒適的,遠離且斷開對你有負面影響的人際關係,是我們邁向幸福人生的主要方式
想讓自己變得更開心,就先從分類與篩選開始
在《人際關係斷捨離》書中有提到,雖然不用存著目的去交朋友,但我們需要明白朋友有分許多種
有的可以深交
有的只能是泛泛之交
有的向他說內心話可以被接住
有的向他揭露內心卻會被嘲笑貶低
有的可以當旅伴
有的只能當飯友
但如果沒把眼前朋友分好類,恐怕相處起來會很累
分類的同時其實也是對關係進行檢視,思考這個人和自己的相處方式,到底是舒服還是不舒服?又是哪些時候感到舒適與不舒適?藉此進行人際關係的篩選
不過就像開頭說的,有些人就是無法拒絕有毒的人際關係,怎麼辦?
用「Yes!but…」取代「不」
《人際斷捨離》分享了幾個解法,讓你不用說出「不」(以下是我整本看完後、極度濃縮簡化的):
1. 你說我會應聲,但興趣缺缺
如果是逐漸不對盤的朋友,對談時可以試著心不在焉、不表達自己感受,或是社群敲你、都只是嗯嗯哦哦簡單回應,都會讓對方感到不是滋味,下次根本不想再找你,友誼要淡很快,只要沒空出來、沒空聊天、回應冷淡,基本大家都會獲得訊號、漸行漸遠
2. 我心有餘但力不足
如果是公事上被同事要求「幫個小忙」,則可以用「我很想幫忙,不過現在手上剛好在忙,晚點確認行程再回覆」的方式幫自己爭取點考慮時間,回頭想個合理的理由婉拒就好,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,哪可能誰一說就能馬上配合的?
書中提到也可以提供問題解法或做事方法,對方可以藉此解決問題,光這點你就已經幫上忙了,不用覺得「我沒幫忙真糟糕」而攬到自己身上,老實說,覺得你「應該要幫忙」的人才真糟糕啊
這部分算是說話的藝術,把「不想幫忙」包裝成「暫時不能幫忙」,表情控制好、不把話說死、說白,為日後留一線、不讓雙方難堪,算是大人的處世之道
3. 我精神與你同在,但物理上遠離
這招適用於相處起來很累的親人,縱使搬出去各方面成本會增加,但至少看心理醫生的機率會降低,光這點就足以彌補任何金錢成本了,「我愛你,但我得搬出去」大概是這意思
孟母三遷是真的有必要(遲來的體認)
我看這本書很快,除了是文體輕鬆好閱讀以外,主要是因為書中內容是我這幾年身體力行、實測過的方式,也是我以前曾提到的「重塑生活圈」
自從開始學習進修、並分享心得後,我發現舊臉友反應相當冷淡,他們只對分享生活細碎雜事感興趣,於是我新開了一個帳號,不特別加親友,只追蹤知識學習圈的大神與前輩,只加進修後遇到的人們,我才發現,我開的不是新帳號,而是新世界
大家聊的不再是誰多討厭、自己又遇到了哪些鳥事,而是自省錯誤、規劃未來、分享各種有用資訊、著重在如何讓自己更好,我也因此感受到自己的成長,不在是以前人云亦云、隨波逐流的自己
而當身處的資訊圈不同、與舊圈層的人不再有共通話題了,自然而然與舊友的關係也就疏遠了(是說我以前也沒多少朋友就是XDD)
早點放開不合的人,對彼此都好
這不是誰無情,只是不同選擇下推動的結果,僅此而已,認清彼此只是對方生命中的過客,誰也無法為誰負責,就像親戚叫你懷孕也不會幫你出錢帶孩子、同事要你幫忙也不會付加班費一樣,光是認清這件事,就能放下許多罪惡感,不再為拒絕同事、對親友拉出邊界等行為感到內疚
說真的,該內疚的是那些侵門踏戶踩你邊界的人才對,該反應的時候就該表明自己的界線,才能讓你往後的人際關係是舒服的
隨著時間推移、認識的人事物越來越多,我們喜好興趣改變是正常的,變了不是誰的錯,就只是緣份到此為止,也許可能有些遺憾,但勉強雙方繼續配合彼此、浪費心力下去,那可是長久的遺憾啊
如果你內心總還有些「可是」,一定是我說的不夠到位,可以看看《人際斷捨離》,從破除迷思、調整思維到執行方法,裡面都有分享,既然人生所有的問題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,那麼我們一定要了解如何人際斷捨離,分享給大家:)
書籍連結:https://readmoo.com/book/210332766000101
如果東西太多太雜亂,我們會想斷捨離,但你知道人際關係太雜亂,也是可以斷捨離的嗎?
有些人因為討好型人格、怕衝突、怕被說閒話、怕被排擠等等原因,即使面對不舒服的人際關係,也不敢斷然說「NO」,可是這樣的勉強終究有一天會讓自己的心承受不住
這幾年我有個體悟,人生都是有選擇的,只是端看你想不想承受選擇後的結果,比方離婚、比方分手,有些人總說自己沒得選擇,但其實總有得選,只是從沒考慮過那個選項,若旁人跟他提,他也許還會揮揮手說:「怎麼可能啦」
評估後果決定不選該選項、跟一剛開始就覺得不可能而沒納入選項,是天差地遠的事,一個是理性分析,一個只是單純憑感覺去限制自己
不同的人際圈,導引到不同的未來
選擇人生方向是如此,人際關係也是如此,甚至可以延伸說,你選擇的人際關係,大概率會影響你的人生方向,比方說:
A的生活圈充斥著腥羶色、八卦、追劇,朋友出來聚會各個抱怨工作難做、老闆機車,哪個妹子好拜金、哪個男人好糟糕,彼此會問的問題可能是:「誰好討厭,我該怎麼辦?」
B的生活圈充斥著進修、閱讀、產業動態,朋友出來聚會分享近期成長與新發現,交流工作遇到哪些難題、討論應對解決之道,彼此會問的問題是:「你的夢想是什麼?你做了什麼事情要讓夢想實現?」
光從這些敘述,大概就能看出來A與B的人生方向大不同,人際關係會形塑我們的環境、左右我們關心的重點,不僅長久來看會影響人生方向,甚至會影響我們對自己的看法,傳遞正能量的朋友讓你感到努力的自己很棒,傳遞負能量的朋友讓你覺得不如努力登出世界
因此為自己留下優質的、舒適的,遠離且斷開對你有負面影響的人際關係,是我們邁向幸福人生的主要方式
想讓自己變得更開心,就先從分類與篩選開始
在《人際關係斷捨離》書中有提到,雖然不用存著目的去交朋友,但我們需要明白朋友有分許多種
有的可以深交
有的只能是泛泛之交
有的向他說內心話可以被接住
有的向他揭露內心卻會被嘲笑貶低
有的可以當旅伴
有的只能當飯友
但如果沒把眼前朋友分好類,恐怕相處起來會很累
分類的同時其實也是對關係進行檢視,思考這個人和自己的相處方式,到底是舒服還是不舒服?又是哪些時候感到舒適與不舒適?藉此進行人際關係的篩選
不過就像開頭說的,有些人就是無法拒絕有毒的人際關係,怎麼辦?
用「Yes!but…」取代「不」
《人際斷捨離》分享了幾個解法,讓你不用說出「不」(以下是我整本看完後、極度濃縮簡化的):
1. 你說我會應聲,但興趣缺缺
如果是逐漸不對盤的朋友,對談時可以試著心不在焉、不表達自己感受,或是社群敲你、都只是嗯嗯哦哦簡單回應,都會讓對方感到不是滋味,下次根本不想再找你,友誼要淡很快,只要沒空出來、沒空聊天、回應冷淡,基本大家都會獲得訊號、漸行漸遠
2. 我心有餘但力不足
如果是公事上被同事要求「幫個小忙」,則可以用「我很想幫忙,不過現在手上剛好在忙,晚點確認行程再回覆」的方式幫自己爭取點考慮時間,回頭想個合理的理由婉拒就好,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,哪可能誰一說就能馬上配合的?
書中提到也可以提供問題解法或做事方法,對方可以藉此解決問題,光這點你就已經幫上忙了,不用覺得「我沒幫忙真糟糕」而攬到自己身上,老實說,覺得你「應該要幫忙」的人才真糟糕啊
這部分算是說話的藝術,把「不想幫忙」包裝成「暫時不能幫忙」,表情控制好、不把話說死、說白,為日後留一線、不讓雙方難堪,算是大人的處世之道
3. 我精神與你同在,但物理上遠離
這招適用於相處起來很累的親人,縱使搬出去各方面成本會增加,但至少看心理醫生的機率會降低,光這點就足以彌補任何金錢成本了,「我愛你,但我得搬出去」大概是這意思
孟母三遷是真的有必要(遲來的體認)
我看這本書很快,除了是文體輕鬆好閱讀以外,主要是因為書中內容是我這幾年身體力行、實測過的方式,也是我以前曾提到的「重塑生活圈」
自從開始學習進修、並分享心得後,我發現舊臉友反應相當冷淡,他們只對分享生活細碎雜事感興趣,於是我新開了一個帳號,不特別加親友,只追蹤知識學習圈的大神與前輩,只加進修後遇到的人們,我才發現,我開的不是新帳號,而是新世界
大家聊的不再是誰多討厭、自己又遇到了哪些鳥事,而是自省錯誤、規劃未來、分享各種有用資訊、著重在如何讓自己更好,我也因此感受到自己的成長,不在是以前人云亦云、隨波逐流的自己
而當身處的資訊圈不同、與舊圈層的人不再有共通話題了,自然而然與舊友的關係也就疏遠了(是說我以前也沒多少朋友就是XDD)
早點放開不合的人,對彼此都好
這不是誰無情,只是不同選擇下推動的結果,僅此而已,認清彼此只是對方生命中的過客,誰也無法為誰負責,就像親戚叫你懷孕也不會幫你出錢帶孩子、同事要你幫忙也不會付加班費一樣,光是認清這件事,就能放下許多罪惡感,不再為拒絕同事、對親友拉出邊界等行為感到內疚
說真的,該內疚的是那些侵門踏戶踩你邊界的人才對,該反應的時候就該表明自己的界線,才能讓你往後的人際關係是舒服的
隨著時間推移、認識的人事物越來越多,我們喜好興趣改變是正常的,變了不是誰的錯,就只是緣份到此為止,也許可能有些遺憾,但勉強雙方繼續配合彼此、浪費心力下去,那可是長久的遺憾啊
如果你內心總還有些「可是」,一定是我說的不夠到位,可以看看《人際斷捨離》,從破除迷思、調整思維到執行方法,裡面都有分享,既然人生所有的問題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,那麼我們一定要了解如何人際斷捨離,分享給大家:)
書籍連結:https://readmoo.com/book/210332766000101
0則留言